ハシハシ兒童食堂暨雞蛋仔店進展

ハシハシ兒童食堂暨雞蛋仔店,3月底的試行開幕,都十分成功。由4月1日正式開張,陸續得到新舊好友,紛紛到賀,而顧客們對於這種香港特色小食更感新鮮。 家祺都捉緊每個分享的機會,既介紹這種特色香港小食的由來及文化,亦趁機表達這小店成立的目的,一心為這區的兒童提供支援的服務,亦期望推動更多義工參與其中。 投資者之一的円田先生(ユメマチ公司),更大力分享這店的由來,家祺的牧師背景及對日本兒童新一代的抱負。期待這店能成為社區的燈台,發光發熱。 透過Aberdeen雞蛋仔店,我們能接觸的社區人士,無論是附近商店的老闆們,來惠顧的客人,來應徵的日本青年人(時薪職員)等等。這裏成了一個開闊的平台,透過食物將人關係拉的更近。 往昔情誼 其中最令我們驚喜的,是上恩的幼稚園同學,一行12人(四個家庭),遠道從佐賀縣武雄市過來祝賀我們,送上的禮物十分有心思,亦正是店裏需要的擺設及用品。他們一整個下午在店裏傾談著,吃著不同款式的雞蛋仔,好不快樂的重聚啊!

隨筆:突釘被錘

櫻花滿開,輕悠淡紅的花瓣隨風飄舞,又是新學年的開始。每年日本的四月都充斥了新的氣象,除了是莘莘學子的入學,也是新人的入職季節。 「新鮮人」大部分穿上「統一」樣式的黑色西裝,女的是半截及膝裙,再配上白恤衫。猶記起兩年前,第一天到「市役所」(類似香港的政府合署)新工報到,那天我誤闖進了一個會議廳,裏面坐着一群約五、六十名的新鮮人,原來是即將舉行新入職公務員的簡介會,驟眼看到他們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衣色,心裡不其然有種莫名的「恐懼」。回想當年大學畢業的求職面試,我們所穿的也不會這樣千篇一律,所以那一幕的景象深印腦海,令我對這個民族的求同文化有更深體會。 認識幾位曾經是「不登校學生」的成年人,現在都在各自的領域中有出色的表現,唯獨當時在學校的「群體」的生活中,適應不了,難以融入當中。我們亦認識他們的父母亦已一段時間,他們的家庭氣氛和睦,並非為我們一般所想像的「問題家庭」,引致子女成長問題或在校表現不如理想等困擾情況。 有一句日本諺語是這樣說的:「出る杭は打たれる」,意思是指突出來的釘子會被錘下去。大部分日本人都以顧全大局,尊重群體精神,而不會做出太多突出自己的表現,基於這原因,很多時候,都會為求與別人相同相近,而壓抑了自我,就算自己有一套想法,但基於群體,而不會表達真實的意見及感受。 所以,我認識的那幾位「不登校」的朋友,正正就是有自己的想法,且敢於表達,種種的「與眾不同」令他們在當時的學校生活中困難重重。 一位約五十歲的日本老師曾跟問我:「在過往的求學階段,有學過辯論嗎?」我跟他說,在初中期間就有學過,而校際間也有辯論比賽。他感到訝異,原來在他一直以來,未有上過關於「辯論」的課堂,他直言辯論的文化對他們來說很陌生。當其時,我猛然醒覺,原來他們不習慣提出反意見,也是有其因的。後來我再想,無怪乎在中學裡各樣各色的「部活」(課外活動)中,我未有聽過「辯論學會」之類的部活了。 異文化的生活當中,我常常提醒自己:「一些以為很基本的事情,在另一個國度中,並非必然的。」 *本文於《時代論壇》(2022年4月)刊登

復活節尋蛋活動及聖餐

4月17日復活節,武雄的宣教隊工於雞蛋仔店舖,舉辦Egg Hunting 復活節尋蛋活動,既有讓小孩自由尋找復活蛋的遊戲,亦有派發由孩子們親手製作的精美福音卡片。活動尾聲,更邀來佐佐木牧師,同來為雞蛋仔店祝福並一同守聖餐。最後,更一起為円田先生祈禱祝福。

日本教會網絡

7&14/3/2022 九州 Coaching Network  31/3-1/4/2022 全日本宣教士網上會議

ハシハシ兒童食堂暨雞蛋仔店進展

2、3月期間,家祺都不停為店的裝修、跟各相關人士聯繫開會、器具添置、食品製作流程、義工及時薪職員招募等事情張羅,真的十分忙碌。但見著他的拼搏裡滿有喜樂,屢有從神而來的使者祝福幫助,每天回家都分享著當天的恩典,不禁感恩連連。 與円田先生招募義工及時薪職員招募

上恩成長感恩事

上恩在暑假期間,開始接觸到香港流行音樂男團Mirror,並因著見到當中某些精於舞蹈的隊員,努力不懈,深受激勵,終於踏出人生第一步,於11月初參加HipHop舞蹈班。我們對她的突破感到興奮,一直以來,我們都鼓勵她考慮習舞,因為她在家中自小都會聞歌起舞,但由於比較內斂,一直都不敢去嘗試。今次,算是她生命中的一個突破,希望透過舞蹈能更多認識自己,增強自信心及表達能力。

家祺被邀作幼稚園英語老師

家祺一直都有為在社區中心教一群長者英語,最近有位朋友,介紹他到幼稚園任代課的英語老師。他已嘗試了一,兩次,感覺不錯,可接觸更廣的層面,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不穩定,將來的延續性如何,仍有待觀察。

福音對象關顧

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,一些獨居長者的生活習慣都大受影響。例如我們認識的朋友山口女士,她在疫情前,會參加一些國內的旅行團,與好友相聚暢遊,享受退休的悠閒。但疫情關係,旅行團也攪不成。所以,幾乎所有的社交活動都被終止。知道山口女士喜愛大自然,我們於是約她去賞紅葉,阿珊就專程請了假,陪她一同到雲仙賞紅葉。

ハシハシ兒童食堂新進展

感恩神奇妙帶領,雖然新冠疫情影響與福音對象的接觸,但這亦開拓了其他方面的事工發展。我們終於找到合適的地點作ハシハシ(HashiHashi)活動的據點,長遠亦都適合作為發展兒童食堂。裝修工程的報價,租務合約等商討過程亦進行中。 「筷子橋」ハシハシ(HashiHashi)的義工招募活動,進展亦超乎我們想像。很多朋友都很樂意來幫助我們,亦有一些新認識的日本大學生(山下たかおし等人),都有興趣參與,求主預備合適人選。

隨筆:東京奧運

原本可於2020年舉行的第三十二屆東京奧運會,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,受延至今年的7月23日終可揭開序幕,對一直以來的籌辦人士來說,可能算是終於鬆了一口氣。原因期間對是否繼續舉辦的決定,一直有不同意見,民間的反對聲音更是強烈,有民調報導指出反對舉辦的更佔近六成。 我認識的一位朋友,由今年五月開始,在自己的私家車貼上要求「終止舉辦奧運」的字句,他認為繼續進行是對人命的威脅。而相對這位勇於表達意見的友人, 我身邊一般的同事(中學的老師們)及朋友們,對今趟東京奧運的看法都比較含蓄,未必會開門見山表達己見,但從語調及反應中,可感受到他們心情的複雜與無奈。那也是絕對可以理解的,日本人仔細端詳的籌劃思維,周詳精密的準備功夫是無容置疑的,更何妨是國際性的奧運盛事,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。 其實,日本人對運動會的注重,可能跟我們的想法有點不同。猶記得初抵九州時,細女入讀的幼稚園的運動會,由不下數次的綵排、家長們的認真參與及投入程度、至校方準備的當日仔細流程及天氣轉變的對應計劃,都無不令我對這個民族的認真謹慎,感到敬佩。 事實上,無論是幼稚園生、小學生至中學生,家人親友及鄰里至小社區的參與度都十分高。例如在我們之前住的小鎮裏,市長、警察或社區的代表人士都會是座上客。一般來說,運動會揀選在週日舉行,讓家人到場一同從頭到尾的觀賞、參與甚至協力。期間的午餐時間,更是重頭戲,通常是母親們都會在一大清早,妥善準備好豐富便當,讓祖父母們三代同堂席地而坐,共享家庭歡樂時光。 所以,運動會對日本人來說,除了是競技比賽,某程度上,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家庭連繫的象徵。當然隨著時代變遷,父母角色在社會崗位上的轉移,特別對於在大城市居住的新一代日本人來說,可能稍有不同。 在兩個月前的奧運聖火傳遞活動中,丈夫跟朋友也有在本市的途經路線上參與觀賞,但場面未算熱鬧。來到開幕典禮的今天,走在市內較旺的地段上,都未有見到特別為宣傳東京奧運的海報廣告,整體氣氛可說是冷淡。 由最初全國上下的熱切期待,有望透過舉辦奧運扭轉經濟頽風,卻受疫情影響下經歷了漫長矛盾膠著,到晚上看著「無觀客」的開幕式直播,心裡不期然百感交集。 *此文曾於《時代論壇》編輯刊出。

一家人終於合體

話說我在星期四(2021-8-19)出院,但其實同時間,大女要在那天早上進入酒店隔離兩天。原因是她屬於完全無症狀,她所需的總隔離日數,還欠兩天,按保健所的指示,若選擇四人在同一空間出現,大家就需要多留在家隔離14天。 老實說,我們對這個做法其實都充滿疑問,但考慮到遊戲規則,及明白工作人員在這段期間都不辭勞苦,就乖乖地跟從他們的指示。這段期間,政府人員仔細的跟進我們所接觸的人士,安排檢測各樣細節,親自派員送上含氧量測量機(oximeter)到家中,每天電話訪談跟進身體狀況……這一切一切都感受到日本人事事認真,令你放心的態度。當然,有時候他們依循的作風,對滑頭的香港人來說,有時都需要適應,這個就是文化不同互相包容的學習。 我們在Facebook上,常常看到香港人有staycation的享受,都十分羨慕,我覺得大女有這兩天的「staycation 」獨處隔離體驗,真的不錯。她個人最初得知安排,第一關心的就是那裏有沒有電視🤣 酒店內每天兩次都有定時廣播,提醒大家做體操,避免由於長時間內逗留於密閉空間而患上「經濟艙症候群」,在日本有一種稱為「ラジオ体操」(電台廣播的體操指引),基本上是所有日本人都懂得跟着音樂做的柔軟體操運動,大部份是在學期間學習的。但大女說她在酒店時沒有跟着做。 圖片所見是酒店提供的每一餐剩餘物資,好有孝心, staycation手信😜 酒店提供的每一餐剩餘物資,好有孝心, staycation手信😜我出院前,在恩須往酒店隔離,避免交叉感染。

除了感恩,也是感恩!

醫院出來的第一天,一大清早,同時收到了三個來自三地的大包裹 有台灣朋友寄來的調理茶包,日本朋友送來的「お見舞い」(慰問的)生菓禮盒,更有香港家人寄來我們最愛的各類美味小食!我們真的被寵壞了! #無盡感謝 #全是恩典 「所以我告訴你們,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,喝甚麼;為身體憂慮穿甚麼。生命不勝於飲食嗎?身體不勝於衣裳嗎?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,也不種,也不收,也不積蓄在倉裏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。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?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?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?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;它也不勞苦,也不紡線。 然而我告訴你們,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,他所穿戴的,還不如這花一朵呢!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!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,明天就丟在爐裏,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,何況你們呢! 所以,不要憂慮說,吃甚麼?喝甚麼?穿甚麼?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。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,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。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 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」 ‭‭馬太福音‬ ‭6:25-34‬ ‭CUNP-神‬‬

出院: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

經過了8天的醫院治療,我今天出院了!自從得知自己感染COVID-19後,心裏面都很平安,唯一覺得不好意思的,是要讓家人擔心。(特別是我的父母,因為入院那一天,正是弟弟一家抵達英國的日子。) 另一樣擔心的,就是曾經跟我們接觸的朋友們會受感染,感恩的是:未有因接觸我們而受感染的。 事實上,在日本的感染高峰期間,能夠入院接受治療,已經感到很幸運,因為知道很多在大城市的感染者,都未能入院接受治療。 在留院期間,我主要的症狀是咳和疲倦,醫生按我的症狀,建議我接受每天兩小時的點滴治療。 整個治療期間,我都在獨立房間裏,有點像在無人島的感覺。 除了每天都要自行量度體溫、血含氧量、血壓及脈搏三次,上傳至護士站,見醫生也是視像對話的。還有要自行清潔房間及廁所,(傳承一貫的日本文化?!)這個我想是因為考慮到減低其他職員受感染風險,所以連衣物都是自己帶來的。 值得一讚的,是每天送來的飯菜都感覺到有精心設計的,這八天裏面每餐都是不同的菜式,惟自己的食慾不佳,大部份都不能完全吃光。 住院期間,心情平靜安穩,深深感到大家的禱告及祝福,送上每一個的問候和關心,都成為我的給力。 其實當知道一家都確診陽性,其中保健所有提議是一家可能要到酒店隔離之類,後來當CTScan驗出我有肺炎,就決定我需要留院,父女三人就回家接受隔離。我覺得這是天父很好的安排,因為我真的可以在醫院好好休息,如果在家隔離的話,我會不由自主地忙着做家務。 這八天裏面,完全不用去想煮什麼,不用做任何家務,可以安靜地看書、反思人生,真是神給我最好的禮物。 另外,醫院裏的醫護人員及保健所的政府職員,真的盡心盡力,在這段高峰期間堅守崗位,心裏面對他們感激不盡,也請大家在禱告中,記念他們的勞苦。 在此,衷心感謝各位的祝福及守望!